解读『易经』第三十二卦『雷风恒』的实质运用
『恆卦』卦辞曰:
《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解读:
《久安》:要能使得事情亨通,而不会有任何差错,其实最有利的方式,就是保持冷静思考,要能利处有得,确实是要维持轻松悠然往前处事的品德态度来就位。
『恆卦』彖辞曰:
《彖》曰:恆,久也。 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 恆亨無咎,利貞﹔ 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 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解读:
永恒,就是能够长久。阳刚的原则实事就应该摆在上位,但是在过程中就应该将柔顺的品德态度放在下位来垫基处事,雷鸣震动而生起了风势走动,彼此相互与共存在一起,风都会顺着情态时势来移动游走,这刚阳的雷动气态和柔顺的风走气势能清楚次序比和的相互对应,这就是能守恒常规范的本质体现。所以,能够达到恒久常态就一定可以亨通,也就不会有任何的差错,说实在,要能有利,确实得保持安定冷静,才能长久平衡在天然道规法则之位,天运旋走而大地自然接气的道理,就是依循如此的定律而可永恒长久不会偏移过去不对位之线路。有利的收获,其实关键就隐藏在能有悠然自得的轻松心境里,能把事情在最终呈现得很好,最重要的关键就在有个稳当的起始点。就如太阳和月亮在得到天运的循环规律引力,而就能够长久给予映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而也能够得到长久成气候的情态,有智慧的精明圣贤达人也从中明白处事一定要严守在道规常理上,而才可以顺应天运规律,准确的下达化育成就事情的方案;所以处事一定要仔细观察每一个时位空间所应该具有的恒常规律道理,而才能将天运规律和大地结合后所能生成万事万物的实质情态,可以清楚明白的见识出来!
『恆卦』象辞曰:
《象》曰:雷風,恆﹔君子以立不易方。
解读:
雷鸣震动而生起了风势走动,它们彼此相互与共存在一起,这就是在顺应时势立场而能持守恒常的本质体现;精明有智慧的君子就懂得要以内在清楚知道自己的志向来立位,而不轻易被左右影响变更真正属于自己本有的志向发展地方。
『恒卦』爻辞曰: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解读:
如果非常深入的执意只是为了想要达致自己心中所设定的永恒目标。还一直执意得犹如几乎没有冷静理智思考,那我们可能就会有面对凶祸的危险,这样一来,我们也就相对的不会有悠然愉快的有利生活了!
《象》曰:浚恆之凶,始求深也。
解读:
过于深入去追求永恒的观念会给自己带来凶祸,其原因是一开始就在没有衡量自己的能力底下,就要求自己只能深入原定计划,而不能有万一的变通想法的缘故。
九二:悔亡。
解读:
我们的人生发展中,绝对不能让自己有丝毫的后悔局面,这一个状态一定要让它在我们的生命中彻底灭亡而不会存在。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解读:
这一个阳气动身刚起步的阶段,若能以积极不让后悔的事情存在为处事的宗旨观念,那么我们一定能够长久的站在中位立场来做好我们想做的每一件事情。
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解读:
说实在,若然在我们的人生发展中不是恒常守住应该具有的当下品德,或许就要承担被时势或当局众人羞辱和责骂,所以为人处世,若过于固守自己的执念,其实是会让自己走投无路。
《象》曰:不恆其德,無所容也。
解读:
如果我们在处事上不恒常守住当下应该具有的品德行为,恐怕就会没有能够让我们能立位有容的地方了。
九四:田無禽。
解读:
自己所处的当下田地位置,突然倍感完全没有任何生活的对应气息,似乎感觉自己一直在做,但却一无所获!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解读:
说实在,其实是自己一直都久久不以该有的对应品德来处位办事,这样一来,又安能得到所要得到的所获。
六五: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
解读:
所以我们一定要恒常守住每一个当下应该具有的对应品德,保持冷静来应对,尽力以成熟妇人的柔顺心态来处事,自然能得吉祥,若行动只是宛如夫子般只是靠他那自以为是的认知识别套路来扶持办事,那恐怕就要面对凶祸局面了!
《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 夫子制義,從婦凶也。
解读:
本来只是妇人之见的想法,在冷静思考之后,自然可以得到吉祥的结果,这样的举动,主要是为了一路持着初衷主题线,并谨慎稳当的将之扶持直到终点的志愿所致。所以,一位知识渊博的夫子,在制定对位和配的处事仪规和有意义的方案之时,千万不能有来回踌躇,主意不定的情态,这样的举动,是会为我们的发展带来莫大的凶祸!
上六:振恆,凶。
解读:
一路上,起伏升落的常态局势,如果不慎被震动而导致自己的恒守志向被动摇了,其实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凶祸情态!
《象》曰:振恆在上,大無功也。
解读:
如果一路上所遇到的起伏升落的常态局势,真的已经动摇了自己的心志,甚至还把这执念一直持守不放,还成为了我们的上策思维的话,那么渐渐的,从大局上来看,我们就会毫无作为可言,更不可能有功绩可得!
馬來西亞「太易人文教育書院」「易經」後學
劉明昇 纂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